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详解Google Authenticator工作原理
阅读量:7172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9

本文共 165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。

hot3.png

Google Authenticator是谷歌推出的一款动态口令工具,旨在解决大家Google账户遭到恶意攻击的问题,在手机端生成动态口令后,在Google相关的服务登陆中除了用正常用户名和密码外,需要输入一次动态口令才能验证成功,此举是为了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。那么,Authenticator采用了哪些算法?又是如何实现的?且看本文技术解读。
 

201409240801.jpg

很多手机用户会使用Google Authenticator(谷歌身份认证)来生成认证令牌,与传统单因子密码不同,其采用的是更安全的双因子(2FAtwo-factor authentication)认证。FA是指结合密码以及实物(信用卡、SMS手机、令牌或指纹等生物标志)两种条件对用户进行认证的方法。只需要在手机上安装如此高大上的密码生成应用程序,就可以生成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一次性密码,用于帐户验证,而且这个应用程序不需要连接网络即可工作。
实际上Google Authenticator采用的算法是TOTP(Time-Based One-Time Password基于时间的一次性密码),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点:
  • 一个共享密钥(一个比特序列);
  • 当前时间输入;
  • 一个签署函数。
共享密钥
共享密码用于在手机端上建立账户。密码内容可以是通过手机拍照二维码或者手工输入,并会被进行base32加密。
手工密码的输入格式如下:
 

201409240802.jpg

包含该令牌的二维码的内容是一个URL:
 

201409240812.jpg

时间输入(当前时间)
输入的时间值来自于手机本身,一旦我们获得密钥后,就无需与服务器再进行通信了。但是最重要一点是务必确保手机上的时间是正确的,因为往后的步骤服务器会多次重复使用之前得到的时间值,服务器只会认准这个值。进一步说,服务器会比对所有提交的令牌以确认哪一个是你输入并提交的。
签署
签署所使用的方法是HMAC-SHA1。HMAC的全称是Hash-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(哈希运算消息认证码),以一个密钥和一个消息为输入,生成一个消息摘要作为输出,这里以SHA1作为消息输入。使用HMAC的原因是:只有用户本身知道正确的输入密钥,因此会得到唯一的输出。其算法可以简单表示为:
 

201409240803.jpg

事实上,TOTP是HMAC-OTP(基于HMAC的一次密码生成)的超集,区别是TOTP以当前时间作为输入,而HMAC-OTP以自增计算器作为输入,该计数器使用时需要进行同步。
算法
首先,要进行密钥的base32加密。虽然谷歌上的密钥格式是带空格的,不过base32拒绝空格输入,并只允许大写。所以要作如下处理:
 

201409240804.jpg

第二步要获取当前时间值,这里使用的是UNIX time函数,或者可以用纪元秒。
 

201409240805.jpg

在Google Authenticator中,input值拥有一个有效期。因为如果直接根据时间进行计算,结果将时刻发生改变,那么将很难进行复用。Google Authenticator默认使用30秒作为有效期(时间片),最后input的取值为从Unix epoch(1970年1月1日 00:00:00)来经历的30秒的个数。
 

201409240806.jpg

最后一步是进行HMAC-SHA1运算
 

201409240807.jpg

至此,2FA所需的两个因子都已准备就绪了。但是HMAC运算后的结果会是20字节即40位16进制数,应该没有人会愿意每次都输入这么长的密码。我们需要的是常规6位数字密码!
要实现这个愿望,首先要对20字节的SHA1进行瘦身。我们把SHA1的最后4个比特数(每个数的取值是0~15)用来做索引号,然后用另外的4个字节进行索引。因此,索引号的操作范围是15+4=19,加上是以零开始,所以能完整表示20字节的信息。4字节的获取方法是:
 

201409240808.jpg

然后将它转化为标准的32bit无符号整数(4 bytes = 32 bit):
 

201409240809.jpg

最后再进行7位数(1百万)取整,就可得到6位数字了:
 

201409240810.jpg

这也是我们最后要的目标结果,整个过程总结如下:
 

201409240811.jpg

转载于:https://my.oschina.net/martin123/blog/967743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Xamarin iOS教程之编辑界面编写代码
查看>>
Construct Binary Tree from Preorder and Inorder Traversal
查看>>
写得好 git 提交信息
查看>>
Linux下获取线程TID的方法
查看>>
Redis和Memcache的区别分析(转)
查看>>
网络请求 http get post 一
查看>>
《计算机问题求解》总结——2014年CCF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(2014.07.11)
查看>>
Google Chrome Plus——绿色便携多功能谷歌浏览器
查看>>
Instant Run
查看>>
史上最详细的iOS之事件的传递和响应机制
查看>>
Subsequence(两个单调队列)
查看>>
一行代码实现iOS序列化与反序列化
查看>>
Xamarin提示Build-tools版本过老
查看>>
一次Win10安装体验
查看>>
主流界面搭建原理(类似百思不得姐主界面)
查看>>
Java正则表达式的语法与示例
查看>>
Batch
查看>>
取消Eclipse SVN的自动链接方式
查看>>
Lamda表达式,map和集合操作
查看>>
discuz的php7版本号
查看>>